全部產品分類
- 產品描述
-
- 商品名稱: 枳殼
- 商品編號: 347
- 1別名
枸頭橙、香橙、酸橙等。
- 2概述
枳殼是我國傳統常用中藥材,有1000多年的應用歷史,在國內外久負盛名。
本品為蕓香科植物酸橙(Citrus aurantium L.)及其栽培變種黃皮酸橙(C.aurantium 'Huangpi')、代代花(C.aurantium 'Daidai')、朱欒(C.aurantium'Chuluan')、塘橙(C.aurantium 'Tangcheng')的干燥未成熟果實。為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》1990年版收載。
枳殼之名見于唐·甄權《藥性論》,宋·《開寶本草》收載之,列于木部中品。唐·《本草拾遺》載:"舊云江南為桔,江北為枳,今江南俱有枳桔,江北有枳無桔"。《本草圖經》載:"枳實生河內川澤,枳殼生商州川谷,今京西江湖州郡皆有之,以商州者為佳。如桔而小,高亦五、七尺,葉如棖,多刺,生白花,至秋成實。九月、十月采,陰干。舊說七月,八月采者為實,九月、十月采者為殼"對照《證類本草》附圖,汝州(今河南臨汝縣)枳殼和成州(今甘肅成縣)枳實均是枸桔(Poncirus trifoliata ),故現今植物書籍亦稱此種植物的中名為枳,根據古代本草的描述,除枸桔可作枳殼、枳實外, 尚有其他種柑桔類植物的果實也作枳殼、枳實。正如蘇頌說:"今醫家以皮厚而小者為枳實,完大者為枳殼,皆以翻肚如盆口狀,須陳久者為勝"。在觀察枸桔的成熟或未成熟的果實橫切者不是"翻肚如盆口狀",而酸橙及香圓果實橫切者才有這種特征,由此可知古代枳殼的原植物不止一種。明·《本草綱目》對枳殼的記載不很明確,但從其附圖的葉型看為柑桔類植物,此外,另有枸桔(別名臭桔)的記載:"枸桔處處有之,樹、葉并與桔同,但干多刺。三月開白花,青蕊不香,結實大如彈丸,形如枳實而殼薄,不香,人家多收種為藩籬,亦或收小實,偽充枳實及青桔皮售之,不可不辨"。從這段描述并參照附圖(葉為三小葉的復葉)可知,其所謂的枸桔即為枸桔屬植物枸桔(Poncirus trifoliata )。由此可見,古代本草記載的枳雖為枸桔,但藥用枳殼、枳實為酸橙或香圓等的果實,與現今藥用習慣一致,并以酸橙為正品。
- 3產地分布
酸橙主要分布于我國長江流域的四川、湖南、江西。湖南分布最多,面較廣。
枳殼主產于湖南沅江、益陽、黔陽、辰溪、麻陽、龍山、瀘溪、漢壽、寧鄉、來陽、常寧、安仁、雙峰、衡東;江西清江、新干、新余、豐城、吉安、弋陽、都昌;四川江津、綦江、萬縣、云陽、酉陽、蓬溪、遂寧、蒼溪、安岳、西充、儀隴、通江、大竹、合川、潼南、永川、大足、合江、開縣、奉節、黔江、秀山、廣安、三臺、資陽、高縣、營山、珙縣、萬源。
枳殼以湖南產量最大,占全國產量的40%以上。江西的質量最好,其中尤以清江縣黃崗和新干縣三湖洲的枳殼最著名,為全國傳統地道藥材。
- 4形態特征
酸橙為常綠小喬木,枝有刺。葉互生,葉柄有狹長形或狹長倒心形葉翼,葉片倒卵狀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,先端短而銳,漸尖,或有微凹頭,基部闊楔形或圓形,全緣或有不明顯的波狀鋸齒,無毛,有半透明油點,背面葉脈明顯。花單生或數朵簇生于葉腋,白色;花萼杯狀,5裂,裂片闊三角形,有疏短毛;花瓣5,長橢圓形,質厚;雄蕊20或更多,花絲基部部分合生,花藥細長,雌蕊1,比雄蕊略短,子房球形,9-13室,每室含胚珠多數,花柱圓柱形,柱頭頭狀,柑果圓形,略扁,橙黃色,果皮粗糙。黃皮酸橙、代代花、朱欒、塘橙為酸橙的栽培變種,原植物形態不做描述。- 5生態環境
- 酸橙多生于陽光充足,氣候溫暖濕潤的丘陵、低山地帶及江河湖泊沿岸。
- 6生物學特性
酸橙喜溫暖濕潤,雨量充沛,陽光充足的氣候條件。一般在年平均溫度15℃以上生長良好。發芽時有效溫度為10℃以上,在-5℃至-10℃之間,如持續時間短,還不致發生凍害;若氣溫驟然下降,冰凍持續時間長,則容易遭受凍害。酸橙對高溫有忍耐力,在水份充足的條件下,氣溫高達40℃不會落葉,但生長受到抑制。土壤以土層深厚、質地疏松、排水透氣好,具微酸、微堿(pH6.0-7.5)的河湖沖積土,砂質壤土為好。要求養分齊全,除氮、磷、鉀、鈣外,還需要適量的鎂、硫、鐵、鋅、銅、錳、鉬等微量元素。硼在葉片中的含量亦不能少于50ppm。過于粘重,排水不良的土壤不宜栽培。酸橙結果年齡,因種苗來源不同而異,一般空中壓條和嫁接苗,在栽植后4-5年;種子繁殖在栽后8-10年才開始開花結果,花期4-5月,果熟期10-11月。樹齡結果期可達50年以上。
- 7生長習性
- 酸橙喜溫暖濕潤,雨量充沛,陽光充足的氣候條件。
- 8生長周期
生長周期:
為多年生常綠小喬木。
年需求量:
約3000噸。
- 9采收加工
1、采收 枳殼一般在7月(大暑前后)果實未成熟時采摘,過遲則瓤大皮薄,質量差。
2、加工 將收摘的果實自中部橫切成兩半(對開),曬干或煤火烘干。曬時要攤在曬 或草地上,先曬瓤肉一面,待曬至不沾灰土時再翻曬果皮面,直至全干。曬時切忌沾灰、淋雨,也切忌 攤曬在石板或水泥地面上,干后才能達到皮青肉白。如用火烤,火力不能過大,以烤焦。
- 10儲藏養護
枳殼用麻袋或竹簍包裝,每件40公斤左右。貯于倉庫干燥處。商品安全水分12-14%。
本品易蟲蛀,受潮生霉、散失氣味。吸潮后,質返軟,氣味散失,內皮及果瓤可見灰色霉斑。危害的倉蟲有花斑皮蠹、藥材甲、玉米象、谷蠹、煙草甲、咖啡豆象、米扁蟲、印度谷螟等,常將果皮蛀成針孔狀。
儲藏期間,定期檢查,發現吸潮及輕度生霉、蟲蛀品,及時通風晾曬,或翻垛通風;蟲情嚴重時,用磷化鋁熏殺。高溫高濕季節前,可將商品密封,使其自身降氧保藏,或抽氧充氮養護。
- 11形狀規格
藥材性狀:
枳殼呈半球形,直徑3-5厘米。外果皮褐色或棕褐色,有顆粒狀突起,突起的頂端有凹點狀油室;并有明顯的花柱殘跡或果柄痕。切面中果皮黃白色,光滑而隆起,厚0.4-1.3厘米,邊緣散有1-2列油室。質堅硬,不易折斷。瓤囊7-12瓣,少數15瓣,汁囊干縮棕色至棕褐色,內藏種子。氣清香,味苦、微酸。以個大、皮青、肉厚、色白,香氣純正者為佳。
規格標準:
國家醫藥管理局、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制訂的枳殼商品規格標準。
枳殼商品規格標準
枳殼Zhiqiao FRUCTUS AURANTII為蕓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.的干燥未成熟果實。
枳殼 一等 干貨。橫切對開,呈扁圓形。表面綠褐色或棕褐色,有顆粒狀突起。切面黃白色或淡黃色,肉厚,瓤小。質堅硬。氣清香,味苦微酸。直徑3.5厘米以上,肉厚0.5厘米以上。無蟲蛀、霉變。
枳殼、枳實系按四川、江西、湖南主產的酸橙果實,制訂的標準,其他習慣用的枳殼、枳實、可自行制訂標準。
枳殼 二等 干貨。橫切對開,呈扁圓形。表面綠褐色或棕褐色,有顆粒狀突起。切面黃白色或淡黃色,肉厚,瓤小。質堅硬。氣清香,味苦微酸。直徑2.5厘米以上,肉厚0.35厘米以上。無蟲蛀、霉變。
- 12性味功能
性味功效:
枳殼味苦、辛、酸,性微寒。歸脾、胃經。有理氣寬中,行滯消脹等功能。用于胸脅氣滯,脹滿疼痛,食積不化,痰飲內停;胃下垂,脫肛,子宮脫垂等癥。
主要成分:
酸橙果皮含橙皮甙、新橙皮甙、川陳皮素、5-鄰-去甲基川陳皮素、喹諾啉、那可汀、去甲腎上腺素、色胺、酪胺、辛弗林及N-甲基酪胺。代代花未熟果皮中含新橙皮甙、柚皮甙、橙皮甙、野漆樹甙、檸檬烯、癸醛、壬醛、十二烷醛、乙酸芳樟油、乙酸橙花脂、乙酸香葉脂等。酸橙和代代花果實成熟,新橙皮甙消失。
主要藥理作用:
破氣、散痞、瀉痰、消積等。近代研究表明,煎液對小鼠離體子宮(已孕及未孕)皆呈抑制作用;對兔在體和離體子宮(已孕及未孕)皆為興奮;對小鼠和兔的離體腸管皆呈抑制;麻醉犬的在位腸,用煎劑也有明顯抑制;但對胃腸造瘺的犬,則呈一定興奮作用;枳殼水煎液酊,流浸膏對蟾蜍離體心是小量興奮,大量抑制,用枳殼煎液或醇提液給犬靜脈注射,可致顯著升壓作用。蟾蜍全身血管用枳殼或枳實煎液灌流,有輕度收縮血管的作用;對麻醉犬,有顯著而迅速的升壓作用。
- 13真偽鑒別
性狀鑒別:
1、藥材 呈半球形,直徑3-5cm;外果皮褐色或棕褐色,表面有顆粒狀突起,突起的頂端有凹點狀油室;頂端具明顯的花柱殘跡或果柄痕。切面中果皮黃白色,光滑而稍隆起,厚0.1-0.3cm,邊緣散有1-2列油點;質堅硬,不易折斷;瓤囊7-12瓣,少數至15瓣,汁囊干縮呈棕色至棕褐色,內藏種子;氣清香,味苦、微酸。
關鍵詞:- 枳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