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部產品分類
- 產品描述
-
- 商品名稱: 白扁豆
- 商品編號: 209
1別名中文名:白扁豆拉丁名稱:SemenDolichorisAlbum英文名稱:WhiteHyacinthBean?別名:藊豆、白藊豆、南扁豆、沿籬豆、蛾眉豆、羊眼豆、涼衍豆、白藊豆子、膨皮豆、茶豆、小刀豆、樹豆、藤豆、火鐮扁豆、眉豆。?2概述本品為雙子葉植物豆科Leguminosae扁豆DolichoslablabL.的成熟種子,《本草綱目》:“止泄痢,消暑,暖脾胃……”,《本草新編》:“味輕氣
- 1別名
中文名:白扁豆
拉丁名稱:Semen Dolichoris Album
英文名稱:White Hyacinth Bean
別名:
藊豆、白藊豆、南扁豆、沿籬豆、蛾眉豆、羊眼豆、涼衍豆、白藊豆子、膨皮豆、茶豆、小刀豆、樹豆、藤豆、火鐮扁豆、眉豆。
- 2概述
本品為雙子葉植物豆科 Leguminosae 扁豆 Dolichos lablab L. 的成熟種子,《本草綱目》:“止泄痢,消暑,暖脾胃……”,《本草新編》:“味輕氣薄,單用無功,必須同補氣之藥共用為佳”。
- 3產地分布
白扁豆屬藥食兩用品種,全國各地均有栽培,主要分布于遼寧、河北、河南、廣東、廣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貴州等地(上述產區已不能形成商品主流),產量較小。目前主產于云南的楚雄州雙柏縣、玉溪市新平縣、沅江縣,占年銷量的80%;20%由緬甸經云南瑞麗口岸進口,兩品種在外觀上有明顯區別,國產扁豆種芽處帶黑眉,俗稱黑眼圈,個頭小;進口為全白色,有大、小之分,但都個頭均大于國產貨。
- 4形態特征
一年生纏繞草質藤本,長達6m。莖常呈淡紫色或淡綠色,無毛或疏被柔毛。三出復葉;葉柄長4-14cm;托葉披針形或三角狀卵形,被白色柔毛;頂生小葉柄長1.5-3.5cm,兩側小葉柄較短,長2-3mm,均被白色柔毛;頂生小葉寬三角狀卵形,長5-10cm,寬約與長相等,先端尖,基部廣楔形或截形,全線,兩面均被短柔毛,沿葉脈處較多,基出3主脈,側臥羽狀;側生小葉斜卵形,兩邊不均等。總狀花序腋生,長15-25cm,直立,花序軸較粗壯;2-4花或多花叢生于花序軸的節上,小苞片舌狀,2枚,早落;花萼寬鐘狀,先端5齒,上部2齒幾乎完全合生,其余3齒近相等,邊緣密被白色柔毛;花冠蝶形,白色或淡紫色,長約2cm,旗瓣廣橢圓形,先端向內微凹,翼瓣斜橢圓形,近基部處一側有耳狀突起,龍骨瓣舟狀,彎曲幾成直角;雄蕊10,1枚單生,其余9枚的花絲部分連合成管狀,將雌蕊包被;子房線形,有絹毛,基部有腺體,花柱近先端有白色髯毛,柱頭頭狀。莢果鐮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,扁平,長5-8cm,寬1-3cm,先端較寬,頂上具一向下彎曲的喙,邊緣粗糙。種子2-5顆,扁橢圓形,白色、紅褐色或近黑色,長8-13mm,寬6-9mm,厚4-7mm,種臍與種脊長而隆起,一側邊緣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種阜。花期6-8月,果期9月。
- 5生態環境
- 6生物學特性
喜溫暖濕潤氣候,怕寒霜,受霜害后,輕者影響生長,重者死亡。苗期需潮濕,應注意澆水。花期要求干旱,空氣和土壤濕度大,容易落花。喜歡肥沃、排水良好的砂質壤上種植。種子發芽率90%以上。溫度在16-20℃,有足夠的濕度,播種后10-14d出苗。
- 7生長習性
白扁豆喜溫暖濕潤氣候,怕寒霜,苗期需潮濕,花期要求干旱。
- 8生長周期
一年生。
- 9采收加工
9-10月摘取成熟莢果,曬干,打出種子再曬至全干;生用或微炒用。
炮制:
生扁豆:揀凈雜質,置沸水中稍煮,至種皮鼓起、松軟為度,撈出,浸入冷水中,脫去皮、曬干。炒扁豆:取凈扁豆仁,置鍋內微炒至黃色,略帶焦斑為度,取出放涼。
- 10儲藏養護
置陰涼干燥處,密閉保存。
- 11形狀規格
干燥種子為扁橢圓形或扁卵圓形,長0.8-1.3cm,寬6-9mm,厚約7mm。表面淡黃白色或淡黃色,平滑,略有光澤,有的可見棕褐色斑點,一側邊緣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種阜。長7-10mm,剝去后可見凹陷的種臍,緊接種阜的一端有珠孔,另端有種脊。質堅硬,種皮薄而脆,以粒大、飽滿、色白者為佳。
- 12性味功能
氣甘淡;微溫;平,歸脾、胃經。健脾,化濕,消暑。主脾虛生濕,食少便溏,白帶過多,暑濕吐瀉,煩渴胸悶。
化學成分:
種子含油0.62%,內有棕櫚酸(palmitic acid)占8.33%,亞油酸(linoleic acid)占57.95%,反油酸(elaidic acid)占15.05%,油酸(oleic acid)占5.65%,硬脂酸(stearic acid)占11.26%,花生酸(arachidic acid)占0.58%,山萮酸(behenic acid)占10.40%。又含葫蘆巴堿(trigonelline),蛋氨酸(methionone),亮氨酸(leucine),蘇氨酸(threonine),維生素(vitamin)B1及C,胡蘿卜素(carotene),蔗糖(sucrose),葡萄糖(glucose),水蘇糖(stachyose),麥芽糖(maltose),棉子糖(raffinose),L-2-哌啶酸(L-pipecolic acid)和具有毒性的植物凝集素(phytoagglutinin)。另含甾體。
- 13真偽鑒別
- 14種植技術
用種子繁殖。春播,由于種子頂土能力弱,故播種前應先澆水,待可耕時立即下種,穴播,每穴放種子2-3粒,覆土0.6-1cm,略鎮壓。行株距(3-60)cm×45cm。
田間管理:出苗后不久即應培土。生長初期,應注意澆水,保持土壤潮濕。苗高50-60cm,應設支架。花期不宜澆水,以免落花。應追肥,以磷、鉀肥為主。
病蟲害防治:病害有銹病,春天發生,防治可用可濕性硫黃粉500g加100kg水噴射。蟲害有蚜蟲、紅蜘蛛,用2.5%敵殺死防治。豆莢螟可在初孵幼蟲期噴灑觸殺劑防治。
- 15供需情況
- 16藥典標準
2015年版 藥典標準:
本品為豆科植物扁豆DolichoslablabL.的干燥成熟種子。秋、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實,曬干,取出種子,再曬干
【性狀】本品呈扁橢圓形或扁卵圓形,長8?13mm,寬5?9mm,厚約7mm表面淡黃白色或淡黃色,平滑,略有光澤,一側邊緣有隆起的白色眉狀種阜。質堅硬。種皮薄而脆,子葉2,肥厚,黃白色。氣微,味淡,嚼之有豆腥氣。
【鑒別】本品橫切面:表皮為1列柵狀細胞,種臍處2列,光輝帶明顯。支持細胞1列,呈啞鈴狀,種臍部位為3?5列。其下為10列薄壁細胞,內側細胞呈頹廢狀。子葉細胞含眾多淀粉粒。種臍部位柵狀細胞的外側有種阜,內倒有管胞島,橢圓形,細胞壁網狀增厚,其兩側為星狀組織,細胞星芒狀,有大型的細胞間隙,有的胞腔含棕色物.
【檢査】水分不得過14.0%(通則0832第二法
飲片
【炮制】白扁豆除去雜質。用時搗碎。
【性狀】【鑒別】【檢査】同藥材。
炒白扁豆取凈白扁豆,照清炒法(通則0213)炒至微黃色具焦斑。用時搗碎。
【性味與歸經】甘,微溫。歸脾、胃經。
【功能與主治】健脾化濕,和中消暑。用于脾胃虛弱,食欲不振,大便溏瀉,白帶過多,暑濕吐瀉,胸悶腹脹。炒白扁豆建脾化濕。用于脾虛泄瀉,白帶過多。
【用法用量】9~15g.
【貯藏】置干燥處,防蛀。
關鍵詞:- 白扁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