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部產品分類
- 產品描述
-
- 商品名稱: 桃仁
- 商品編號: 317
- 1別名
中文名:家桃仁
英文名:Peach Seed
拉丁名:藥材Semen Persicae原植物桃Prunus persica(L.)Batsch
別名:
桃核仁、毛桃、白桃、紅桃。
- 2概述
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(Linn.)Batsch.的干燥成熟種子。
本品始載于《神農本草經》,原名桃核仁,列為下品。《名醫別錄》記載:"今處處有,京口者亦好,當取解核種之為佳,又有山桃其人不堪用"。《圖經本草》載:"京東陜西出者尤大而美,大都佳果多是圃人以他木接根上栽之,遂至肥美,殊失本性,此等藥中不可用之……"。《本草衍義》載:"山中一種,正是月令中桃始華者,但花多子少,不堪啗,惟堪取人。……數種入藥,惟以山中自生者為正"。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"桃品甚多,易于栽種,且早結實。……惟山中毛桃,即爾雅所謂榹桃者,小而多毛,核粘味惡,其仁充滿多脂,可入藥用,蓋外不足者內有余也"。據上所述,古時所使用的桃仁,多以桃為主,有經過嫁接的桃和沒有嫁接的桃,認為以沒有嫁接的桃仁為佳,而山桃仁則少用。
- 3產地分布
- 桃為一古老栽培植物,原產我國溫帶地區,現廣植于南北各省區和全世界各大洲。家桃仁分布較廣,原產我國,各省區普遍栽培。四川的三臺、敘永、宜賓,云南的昭通、文山、陜西的延安、渭南,山東的安丘、泰安,北京的密云、懷柔,河北的承德,山西的黎城、壺關,河南的洛陽、開封、新鄉等地。產量大,供應全國,并有出口。
- 4形態特征
薔薇科落葉小喬木,高3-8m。樹皮暗紅褐色,光滑,具多數橫生皮孔,老時粗糙,鱗片狀裂,冬芽圓錐形,外被短柔毛,2-3簇生。葉互生,在短枝上呈簇生狀,具線狀托葉1對,邊緣呈蓖狀深裂;葉柄長1-2cm,具腺點;葉片長圓狀披針形,長8-15cm,寬2-3.5cm,先端漸尖,基部闊楔形,邊緣具淡綠色,疏被短柔毛或無毛。花先于葉開放,單生,具短梗或近無梗,花萼基部合生成短筒狀,外被短柔毛,具綠色或紅色斑點,萼片5,卵圓形或長圓三角形,邊緣密被長柔毛;花瓣5,倒卵形或長橢圓形,長約2cm,寬約1.5cm,粉紅色,罕有白色,上面有數條紫色的脈紋,全緣或微波狀;雄蕊多數,著生于萼筒邊緣,花絲細長,花藥長方形,黃色;子房卵形,1室,胚珠2,通常只有1個發育,花柱細長,與雄蕊等長或稍短,柱頭小圓頭狀。核果肉質,多汁,綠色,具紅暈,心狀卵形至橢圓形,長5-7cm,直徑 4-5cm,先端尖,一側有1條縱溝,表面具短柔毛;果核堅硬,木質,扁卵圓形,頂端漸尖,兩側扁,表面具深溝紋或蜂窩狀。種子1,扁卵狀心形,種皮棕紅色。花期3-4月,果期6-8月。栽培果樹,也有半野生者。原產我國,各省區普遍栽培。- 5生態環境
- 桃對氣候條件要求不嚴,除極熱極冷地區外均可栽培,但以冷涼溫和氣候生長最佳。
- 6生物學特性
萌芽期。北京于4月上旬萌芽。陜西武功于3月中、下旬萌芽。品種間最早最晚相差約5-6天。
開花期。北京于4月中旬開花,陜西武功于4月上旬開花。但云南呈貢盛花期在2月中下旬,而黑龍江齊齊哈在5月下旬,兩地相差近100天。開花期平均氣溫約在10℃以上,適溫為12-14℃,柱頭保持受粉時間一般為4-5天,完成受精為10-14天。
果實成熟期。桃品種一般分早、中、晚熟3類,早熟品種在7月上中旬以前,中熟品種在8月、晚熟品種在9月以后成熟。
花芽分化期。河南鄭州早生水蜜桃7月中下旬花芽分化始期,8月上旬萼片分化期,8月中旬花瓣分化期和雄蕊分化期,8月下旬雌蕊分化期,9月下旬形成柱頭和子房,12月上旬花粉母細胞形成。翌年3月下旬開花。
落葉期。北京一般在10月中旬開始落葉,品種間稍有差異。
桃:薔薇葉植物桃Prunus Persica(L.)Batsch落葉小喬木,高3-8m。葉互生,在短枝上呈簇15cm,寬2-3.5cm,先端漸尖,基部闊楔形,邊緣有鋸齒。花單生,先葉開放;萼片5,外面被毛;花瓣5,淡紅色,稀白色;雄蕊多數,短于花瓣;心皮1,稀2,有毛。核果肉質,多汁,心狀卵形至橢圓形,1側有縱溝,表面具短柔毛;果核堅硬,木質,扁卵圓形,頂端漸尖,表面具不規則的深槽及窩孔。種子1粒。花期4月,果期5-9月。全國各地均有栽培。
- 7生長習性
- 桃喜光,對光照反應敏感。耐旱忌澇,根系好氧性強,適宜土質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。pH4.5以下和7.5以上生長不良。
- 8生長周期
多年生落葉小喬木。
年需求量:
約1500-2000噸。
- 9采收加工
6-7月夏、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摘,除去果肉及核殼,取出種子,曬干。
炮制:
去皮桃仁除去硬殼雜質,置沸水鍋中煮至外皮微皺,撈出,浸入涼水中,搓去種皮,曬干,簸凈。
桃仁泥又名破桃仁。為生桃仁搗泥入藥者。
熟桃仁為桃仁在沸水中燙20分鐘后取出,晾干入藥者。
炒桃仁為桃仁用文火炒至黃色,略見焦斑,然后入藥者。
炙桃仁為桃仁用甘草水浸泡,略煮,去皮晾干,然后入藥者。
蜜桃仁為光桃仁蜜炙后入藥者。
桃仁霜為光桃仁榨去油,研細過篩成為細末,然后入藥者。
- 10儲藏養護
- 置陰涼干燥處,防蟲蛀、走油。
- 11形狀規格
- 本品呈扁平長卵形或橢圓形,長1.2-1.8厘米,寬0.8-1.2厘米,厚0.2-0.4厘米。一端尖,另一端鈍圓而稍偏斜,邊緣較薄。表面黃棕色或紅棕色,有皺紋和很多顆粒狀突起,自合點散射出多數縱向維管束,尖端一側有一條短線狀種臍。種皮薄而脆,子葉兩片,乳白色,富油質。氣微,味微苦。以粒大、扁平、飽滿、不泛油者為佳。
- 12性味功能
性味功效:
味苦、甘,性平。歸心、肝、大腸經。活血祛痰,潤腸通便。用于經閉,痛經,癜瘕痞塊,跌打損傷,腸燥便秘。功用:歸心、肝、大腸經。活血祛痰,潤腸通便。用于經閉,痛經,癜瘕痞塊,跌打損傷,腸燥便秘。常用量5-10克。
化學成分:
含苦杏仁甙(amygdalin)、苦杏仁酶(emulsin)、脂肪油等。
- 13真偽鑒別
性狀鑒別:桃仁種子呈扁橢圓形,頂端尖,中部略膨大,基部鈍圓而偏斜,邊緣較薄,長1.2-1.8cm,寬0.8-1.2cm,厚2-4mm。表面黃棕色或紅棕色,有細小顆粒狀突起。尖端一側有一稜線狀種臍,基部有合點,并自該處分散出多數棕色維管束脈紋,形成布滿種皮的縱向凹紋。種皮薄。子葉肥大,富油質。氣微,味微苦。以粒飽滿、完整者為佳。
顯微鑒別:
桃仁種皮表面觀:石細胞單個或2-4個相連,散列于表皮組織中,橢圓形或多邊的類圓形,直徑20-160μm,有時可見到因扁壓而呈同心圈(外圈為石細胞基部的壁,內圈為石細胞頂端壁)。粉末中石細胞黃色,卵圓形、窄長圓形、貝殼形或因頂端平而呈梯形,高40-140μm,寬20-90μm,上部無孔溝,壁厚8-20μm,下部壁較薄,有孔溝,胞腔內含黃棕色物,紋孔不明顯,有厚壁的稜形單細胞毛,長63-250μm。
- 14種植技術
選擇地下水位較低,土質疏松,排水良好,光照條件好的山地、平地均可種植。從12月至翌年3月中旬前均可種植,南方地區年前定植較好。栽植密度3m×4m,為了前期豐產可密植栽培3m×2m。
開好60cm寬深的定植溝,每畝施腐熟有機肥1噸,株施磷肥1千克,與土混均后填入。選擇壯苗定植,定植后灌足水,新梢長至15cm后開始追肥。
成年掛果樹,一般于9月-10月份秋施基肥,用量掌握"斤果斤肥"的原則。桃樹需鉀量高,應多施鉀肥,特別是采果前20-30天應追施磷鉀肥。同時配合葉面追肥。桃樹怕澇,要注意排水。
桃樹修剪多采用自然開心形,長果枝結果為主,注意疏除強旺枝、背上枝、下垂遮蔭枝,老樹及時回縮長放枝組和結果差的結果枝組。重視夏季修剪,4月中旬開始疏除密生、遮蔭枝,加強透光度。對旺樹,于新梢長至20cm開始噴施750-1000毫克/升的多效唑液,每隔半個月追施1-2次,旺枝摘心培養新結果枝組。
座果差品種,以5:1配置授粉枝,同時可于花期噴施90毫克/升九二0加0.2-0.3%硼砂液,授粉充分,座果好的情況下,及時進行疏花疏果,花后以及生理落果后,分二次疏果,合理定果,疏除小果、畸形果、雙果、朝天果、病蟲果等。以產定果,優質栽培畝產控制在1500千克以內。
病蟲防治:
冬季清園,清除枯枝落葉,萌芽前用5°石硫合劑進行樹體及全園消毒,加強防治細菌性穿孔病,果實炭疽病、褐腐病。可選用70%甲基托布津800倍,70%農用鏈霉素2000倍,80%大生M-45可溶性粉劑600-800倍。病蟲害主要有蚜蟲、桃蛀螟、梨小食心蟲、天牛、刺蛾、梨網蝽等。可用20%殺滅菊酯或2.5%溴氰菊酯2000-3000倍,50%殺螟松1000-1500倍液防治。
- 15供需情況
- 16藥典標準
- 2015年版 藥典標準:
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桃Prunus和mca(L.)Batsch或山桃Prunusdavidiana(Carr.)Franch.的干燥成熟種子。果實成熟后采收,除去果肉和核殼,取出種子,曬干。
關鍵詞:- 桃仁